一、信息化建設要結合本企業實際
從國內信息化建設比較成功的企業來看,與企業領導的直接支持是分不開的。可以說衡器企業的信息化建設關鍵是企業領導的認識和重視程度。同時,一些前人的失敗教訓將成為實施信息化企業的寶貴經驗。還應看到信息化建設涉及面廣,能否達到預想的效果,與管理有密切關系。如將信息化建設看成一個計算機項目,那成功率就大打折扣了。應看到信息化建設的核心是科學管理,在此引用專家們常說的一句話:“管理信息是三分技術,七分管理,十二分數據”,由此可見管理之重要。應用軟件的開發是信息化建設成敗的關鍵,在不降低水平的前提下,應緊密結合本企業實際,這樣的軟件生命力才強。同時還應看到企業自己有所為、有所不為的道理,因此衡器企業的信息化建設可以考慮采取外包的形式,這樣既可保證項目的水平,又可保證工程進度和質量,還可降低成本。應選好合作伙伴,對系統集成商或軟件開發商必須進行一些經濟制約,以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。還應慎重采取分期投資、分批實施的方法。對于系統主機還可采取租賃方式,以減少投資風險。
二、信息化是衡器企業進行現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
隨著國有企業改革的深入發展,包括衡器企業,可以說企業領導和職工關心的問題就是市場。道理很簡單,職工要吃飯,企業要發展。我國加入WTO在即,封閉已久的國內市場更要面臨世界群雄的爭奪,面對這一嚴酷的事實,拋開企業的現實狀況,網絡經濟將來臨,我國衡器企業怎樣應對世界這個大市場?在擴大國內市場的前提下,如何走向市場?這是值得研究的問題。如何提高衡器企業的管理水平和降低運營成本,如何提高產品質量及長期保持產品質量穩定,如何開拓市場增加企業本身的競爭力,信息化技術無疑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手段。
實踐也證明在企業危機感逐漸加強的時候,企業需要能幫助它迅速成長的武器。企業信息化自然成為企業的當選武器。企業信息化是指通過信息技術的應有開發和使用企業的信息資源,提高管理水平、開發能力、經營水平的過程,以增強企業的競爭力。企業信息化是衡器企業進行現代化管理的必要手段,是避免企業被市場大潮淘汰出局的自衛武器。實施信息化也是衡器企業進行自身改革的必由之路。信息化可促進企業大發展的案例很多,如世界的網絡產品公司CISCO,在短短十幾年時間里,由初的兩名員工發展到現在的3萬名員工遍布的企業,企業信息化建設是幫助CISCO成功的重要原因。